晨光熹微,薄雾如纱,演武场上的空气清冽得仿佛能洗涤人的肺腑。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.BiQuge77.Net
莫声谷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,他收剑而立,剑尖的寒芒在初阳下敛去,只余下一泓秋水般的沉静。
他看着不远处的宋青书,这个平日里恨不得将“天之骄子”四个字刻在脸上的师侄,此刻却安静得像一块被溪流冲刷多年的顽石。
“青书,这么早?”莫声谷的声音打破了宁静,平淡中藏着一丝考量。
宋青书躬身行了一礼,姿态谦恭,无懈可击:“弟子见过七师叔。昨夜偶有所感,自觉根基不稳,想来演武场上静心打熬一番气力。”
他没有提新练的拳法,更没有展露分毫。
藏锋,是他为自己定下的第一准则。
莫声谷闻言,眼中的诧异更浓。
他缓步走近,脚步无声,如同狸猫踏雪。
他停在宋青书面前,目光如炬,仿佛要看穿他这副沉稳皮囊下的真实想法。
“哦?你往日练功,最重招式变化,何时开始在意这枯燥的打熬功夫了?”
这句问话,带着明显的试探。
宋青书坦然迎着他的目光,神色诚恳:“弟子前些时日心境浮躁,一味追求招式精妙,却忽略了内功才是根本。正如师叔昨日所言,根基不牢,楼阁倾塌只在旦夕。弟子愚钝,昨日才幡然醒悟,想从本门最基础的吐纳心法开始,重新修炼。”
他顿了顿,再次躬身,语气中带着一丝请教的意味:“还请七师叔不吝赐教,指点弟子《武当入门心法》中的关窍。”
此言一出,莫声谷彻底愣住了。
《武当入门心法》,那是给新上山的道童启蒙用的,宋青书早在十年前就已倒背如流。
以他今时今日的修为和地位,回头去请教这最浅显的功夫,无异于一个秀才去问夫子“一”字怎么写。
这若是传出去,只怕会沦为整个武当山的笑柄。
可眼前的宋青书,神情没有半分伪装,那双清亮的眸子里,满是求索的真诚。
莫声谷沉默了片刻。
他忽然觉得,自己似乎从未真正认识过这个看着长大的师侄。
浪子回头,难道真能在一夜之间发生?
“好。”莫声谷终于吐出一个字,神色复杂地看着他,“难得你有这份决心。武学之道,返璞归真,未尝不是一条正途。你且将心法第一层‘龟息吐纳’的行功路线演练一遍,我看看。”
“是。”
宋青书没有丝毫犹豫,当即在原地盘膝坐下,阖上双眼,五心朝天,呼吸瞬间变得悠长而微弱,仿佛陷入了深度的沉眠。
一缕缕白气自他口鼻间吞吐,凝而不散,宛如两条细小的白蛇,在他身前盘旋嬉戏。
莫声谷的瞳孔微微一缩。
这一手吐纳的功夫,气息绵长,控制入微,哪里还有半分初学者的生涩?
分明是已经浸淫此道多年的火候!
他究竟是藏拙多年,还是真的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?
莫声谷心中疑云翻涌,但面上却不动声色。他静静地看了一炷香的功夫,才缓缓开口:“气息沉稳,意守丹田,做得不错。只是气走‘膻中’时,略有急躁,当如春蚕吐丝,连绵不绝。”
“多谢师叔指点!”宋青书立刻收功,起身长揖,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与欣喜。
这一番晨练请教,一直持续到天光大亮,演武场上人影渐多。
宋青书始终保持着谦逊好学的姿态,而莫声谷也极有耐心地指点着那些在他看来早已不是问题的“问题”。
当宋青书告辞离去时,莫声谷望着他的背影,久久不语。
他知道,从今天起,他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武当第三代的第一人了。
接下来的日子,宋青书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。
他不再像过去那样终日闭门苦修,或是四处找师兄弟切磋比试。
他开始主动承担门中的杂务。
清晨,他会和最普通的弟子一起,在三清殿前打扫庭院,将每一块青石板都擦得光可鉴人。
上午,他会去藏经阁,帮着整理道藏,一坐就是几个时辰。
他不再只看那些高深的武学秘籍,反而捧着道家的典籍和武当历代先辈的修行心得,看得津津有味。
下午,他则会去后山的药圃。
武当四侠张松溪精通算学与庶务,药圃便归他管辖。
宋青书主动请缨,帮忙照料那些草药。
他并不懂药理,却用上了来自后世的知识,将药圃按照草药的生长习性重新规划,分门别类,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引流灌溉的微型水渠。